13388438812

|

财税咨询热线

让财务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2025年两会“财税审”前瞻:会计人需要知道这些风向!

【前言】2025年“两会”召开在即,关于“财税审”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让我们借助DeepSeek这个强大的AI工具,对“两会”关于财务、税务和审计的风向进行了解,明确2025年财税审的重点工作方向,为更好地开展2025年的财税审工作做好准备。图片

一、税务领域:减税降费与数字化转型并进

1、减税降费将延续,重点支持消费与民营经济   

一是预计政府将继续推出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的减税降费措施,尤其是消费领域(如家电、汽车的以旧换新)的税收优惠,中央财政已预拨81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未来可能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民营经济是重点扶持对象,未来可能会出台更为精准的税费减免政策,进一步解决民营企业税负重和账款回收难等问题,并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尽快颁布施行以保障民营企业权益,民营企业或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2、税收征管更严格,数字化手段提升稽查效率   

一是税务机关加强大数据和风险预警机制的应用,企业需定期自查税务风险,利用全国电子税务局平台等工具快速响应税务监管的要求。   

二是税收事先裁定(如北京、上海已试点)政策可能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企业可通过提前与税务机关沟通的方式,降低税收不确定性。

3、税务规范仍继续,跨国企业税收合规压力大

一是跨国企业需重点关注“支柱二”规则(GMTR,全球最低税规则),2025年是申报准备关键年,涉及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合规要求,需提前进行数据收集和系统搭建布局。

二是关税政策变动可能会影响企业的供应链,开展跨国(外贸)业务的企业需全面梳理所涉商品的原产地、供应商等信息,灵活调整应对策略,尽可能减少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财务领域:扩大内需与加强资金引导齐抓

1、财政政策加码,推动“十四五”收官

一是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预计财政赤字率可能提高,政府债券规模扩大,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或产业。

二是地方专项债或将向民生保障项目(如保障性住房、医疗教育等)倾斜,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将重点监督这些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2、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一是政策将引导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增持权益类资产,税务上可能对长期投资给予税收减免,同时将严惩“短钱长投”等违规行为。

二是企业融资环境或进一步宽松,长期困扰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缓解,但需关注财务合规,避免“内卷式”的低价竞争。

三、审计领域:强化监督与加大风险防控共管

1、关注民生,重大项目成审计重点   

一是审计署将加强对教育、医疗和社保等民生资金的监督,确保资金精准到户,同时严查公共资源交易中的违规招投标、虚开发票等问题。   

二是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的审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对重大项目的审计成为审计工作重点,防范金融风险成审计关注重点。

2、审计信息化提速,数据驱动监管

一是审计机关将推广大数据审计技术,利用云计算分析财政资金流向,需要机构(企业)完善内部数据管理体系,配合审计要求。   

二是审计整改机制将更加严格,后续跟踪检查成常态,对“屡审屡犯”问题将约谈问责,整改结果将纳入对机构(企业)的考核。

四、行业趋势:关于会计人员如何应对的建议

1、提升数字化能力:学习税务大数据分析工具(如,电子税务局、风险预警系统等),适应“以数治税”的征管趋势。

2、关注政策动态:密切跟踪两会期间发布的财政赤字率、减税降费细则等政策信息,提前规划企业的税务管控架构。   

3、加强合规管理:针对税务稽查趋严的态势,需定期开展内部稽核或审计,重点关注关联交易、跨境业务等高风险领域。   

总之,2025年两会的“财税审”政策将围绕“稳经济、促创新、防风险”展开,会计人员需重点关注减税降费、数字化转型合规管理三大方向。大鹏建议咱们会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要积极关注两会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国家财税审的政策导向,提前布局,既不能错过享受国家财税政策的红利,也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规避财税相关风险。


一、税务领域:减税降费与数字化转型并进

1、减税降费将延续,重点支持消费与民营经济   

一是预计政府将继续推出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的减税降费措施,尤其是消费领域(如家电、汽车的以旧换新)的税收优惠,中央财政已预拨81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未来可能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民营经济是重点扶持对象,未来可能会出台更为精准的税费减免政策,进一步解决民营企业税负重和账款回收难等问题,并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尽快颁布施行以保障民营企业权益,民营企业或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2、税收征管更严格,数字化手段提升稽查效率   

一是税务机关加强大数据和风险预警机制的应用,企业需定期自查税务风险,利用全国电子税务局平台等工具快速响应税务监管的要求。   

二是税收事先裁定(如北京、上海已试点)政策可能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企业可通过提前与税务机关沟通的方式,降低税收不确定性。

3、税务规范仍继续,跨国企业税收合规压力大

一是跨国企业需重点关注“支柱二”规则(GMTR,全球最低税规则),2025年是申报准备关键年,涉及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合规要求,需提前进行数据收集和系统搭建布局。

二是关税政策变动可能会影响企业的供应链,开展跨国(外贸)业务的企业需全面梳理所涉商品的原产地、供应商等信息,灵活调整应对策略,尽可能减少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财务领域:扩大内需与加强资金引导齐抓

1、财政政策加码,推动“十四五”收官

一是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预计财政赤字率可能提高,政府债券规模扩大,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或产业。

二是地方专项债或将向民生保障项目(如保障性住房、医疗教育等)倾斜,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将重点监督这些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2、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一是政策将引导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增持权益类资产,税务上可能对长期投资给予税收减免,同时将严惩“短钱长投”等违规行为。

二是企业融资环境或进一步宽松,长期困扰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缓解,但需关注财务合规,避免“内卷式”的低价竞争。

三、审计领域:强化监督与加大风险防控共管

1、关注民生,重大项目成审计重点   

一是审计署将加强对教育、医疗和社保等民生资金的监督,确保资金精准到户,同时严查公共资源交易中的违规招投标、虚开发票等问题。   

二是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的审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对重大项目的审计成为审计工作重点,防范金融风险成审计关注重点。

2、审计信息化提速,数据驱动监管

一是审计机关将推广大数据审计技术,利用云计算分析财政资金流向,需要机构(企业)完善内部数据管理体系,配合审计要求。   

二是审计整改机制将更加严格,后续跟踪检查成常态,对“屡审屡犯”问题将约谈问责,整改结果将纳入对机构(企业)的考核。

四、行业趋势:关于会计人员如何应对的建议

1、提升数字化能力:学习税务大数据分析工具(如,电子税务局、风险预警系统等),适应“以数治税”的征管趋势。

2、关注政策动态:密切跟踪两会期间发布的财政赤字率、减税降费细则等政策信息,提前规划企业的税务管控架构。   

3、加强合规管理:针对税务稽查趋严的态势,需定期开展内部稽核或审计,重点关注关联交易、跨境业务等高风险领域。   

总之,2025年两会的“财税审”政策将围绕“稳经济、促创新、防风险”展开,会计人员需重点关注减税降费、数字化转型合规管理三大方向。大鹏建议咱们会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要积极关注两会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国家财税审的政策导向,提前布局,既不能错过享受国家财税政策的红利,也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规避财税相关风险。这篇文章转载于大鹏说会计

图片


相关推荐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18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