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88438812

|

财税咨询热线

让财务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以数治税的模式下,会计账面上的这5点都是雷区!


随着金税系统的逐渐完善,从以票治税到到以数治税,税费征收逐渐数字化、智能化、全面化,税务系统已与多部门互通,会计账面的这5点都是雷区。


雷区一:发票雷区

发票的重灾区就是“虚开发票”,当成本发票不足、利润高税费高、想套现等需求出现时,老板和会计的想法从外面虚开发票,甚至有老板通过“小卡片”购买发票。一旦开票方出现税务风险,就会连带收票方,产生补税、罚款、滞纳金,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公司的购销发票中“货物或应税劳务”相差较大,也存在被税务系统预警的风险。比如某公司采购发票中主要是服饰、背包、电子产品,对外销售发票中都是工艺品,没有外加工或者代加工的发票,很容易被税务预警。
费用发票与企业规模不匹配,也存在被税务系统预警的风险。比如咨询服务费发票激增;企业大量收到来自外地个体户的发票;收到大量金银首饰、化妆品类的发票,都可能引起税务系统的预警。

雷区二:收入雷区

收入的重灾区是“私卡收款”。当销售端存在不要发票的情形,老板处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就会使用自己的私卡或者使用老板娘的私卡收款,还会将私卡卡号或者收款码直接给到客户。私卡收款的最大隐患就是被举报,被客户举报、被员工举报等等。
耍“小聪明”,使用现金交易。常见的手段是使用现金发放工资;使用现金采购商品、报销费用;使用现金收取货款,还在发票备注栏中注明“现金”“微信”或“支付宝”字样,这些都是掩耳盗铃的手法。连菜市场的大妈都很少使用现金收款了,公司还大量使用现金收支,就想隐瞒某些不合法的事实。
向电商平台企业开票,形成收入。某些电商公司,本身的销售额就没有全部确认或者小部分确认收入,存在隐匿收入的逃税行为,因为参加电商平台的活动,需要向电商平台企业开具发票。某销售花卉的电商客户,财税报表收入100万元/年,其中向阿里开票收入是40万元,被税务大数据预警,带出店铺的销售流水。

雷区三:社保雷区

全员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社保。现在的社保征收和工资基数的调整都在税务系统中完成,税务系统只要比较社保缴纳基数与个税申报基数、企业所得税申报基数,轻而易举地发现偷逃社保的行为。甚至一些企业,全员社保基数都一样——最低基数。
使用第三方代缴,或者缴纳在某些“社保洼地”。劳务派遣对岗位和人数占比都要一定的要求,所以企业就与劳务公司签署外包合同,即是“真派遣假外包”。劳务公司不给员工缴纳社保,员工投诉时,还是需要企业补缴社保,而不是劳务公司补缴社保。所谓的社保洼地,就是只缴纳“单工伤险”,不缴纳其他险种,一旦发生工伤时,会出现理赔难、周期长、理赔少的风险。

雷区四:优惠政策雷区

虚假研发支出是优惠政策的重灾区。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优惠力度大,很多企业就做成了虚假研发支出。领料手续不齐全、人员工资分割不全、固定资产没有按工时分摊折旧、材料占比很高等等风险点。
违规享受小微企业政策。小微企业政策主要是,企业所得税税率从普通企业的25%降为小微企业政策的5%,但是前提条件是人员不超过300人、利润不超300万元、资产总额不超5000万元。有的企业就压低利润、缩减资产,违规享受小微企业政策。比如多年的利润维持在270万元左右,资产总额维持在4800万元左右,都存在被税务系统预警的风险。

雷区五:关联交易雷区

利润转移是关联交易的重灾区。通过关联定价,将利润从高税负公司转移到低税负公司。比如原公司利润超过3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通过设立多个子公司,拆分业务,控制利润在300万元以内,享受小微企业政策。税务系统检测到公司之间的关系,对比关联定价与市场定价的差异,存在被税务系统预警的风险。

虚构业务结算相关费用。尤其是母子公司之间通过收取费用的方式,替代利润分红和利润转移。收取费用项目的合理性、费用定价的合理性、费用的真实性等都可能存在被税务调整的风险。


相关推荐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18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