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88438812

|

财税咨询热线

让财务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特朗普全面贸易战的原因、影响与本质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闫珮云】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将于10日宣布,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新关税。路透社称,这项新关税将在现有金属关税基础上叠加,标志着特朗普贸易政策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升级”。

2月9日,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前往新奥尔良观看“超级碗”比赛,在机上对记者发表讲话。图源:外媒

报道称,特朗普9日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除了上述措施外,他还将在本周二或周三宣布对等关税,并计划“立即生效”。

据报道介绍,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曾对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铝征收10%的关税,但后来给予了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几个贸易伙伴免税配额。前总统拜登在此基础上将这些配额扩大至英国、日本和欧盟。

路透社提到,根据美国政府和美国国际钢铁协会的数据,美国最大的钢铁进口国是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其次是韩国和越南。

7日,特朗普曾称将对所有国家实施对等关税。据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路透社报道,特朗普7日曾表示,将于下周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措施,该措施将适用于所有国家。路透社评论称,特朗普这一“攻势”,是撕毁并重塑有利于美国全球贸易关系的一次“重大升级”。

此前,美国要加征关税的做法已遭到多方反对。美国舆论认为,美方关税措施可能会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反而伤害美国自身。当地时间2月3日,美国会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民主党人查克·舒默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为“历史上最愚蠢的贸易战”。

美国全面贸易战的影响

美国全面贸易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货膨胀压力

    • 特朗普的贸易策略,包括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可能导致美国通货膨胀率的抬升。然而,根据2025年的数据,贸易战对美国通胀率的抬升有限。原因包括对美国进口依赖较大的商品如原油、天然气、农产品等,这些商品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通胀,但美国对这些商品的依赖度不同,因此影响有限。

  2. 资产价格波动

    • 特朗普政策增加了市场的波动率,影响了资产价格。例如,美股市场在特朗普政策影响下经历了剧烈的价格波动,黄金价格在此背景下创下了历史高位。然而,这种波动并未改变资产的长期走势,市场最终还是会根据经济基本面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3. 全球供应链割裂与经济分化

    • 全面贸易战导致全球交易费用上涨,特别是对于那些出口替代性强且议价能力弱的国家。这种费用上涨最终可能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承担,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4. 科技与制造业的竞争

    • 美国在科技和制造业领域的对华竞争策略,导致中国加强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种竞争促使全球科技产业供应链出现“去中国化”的趋势,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科技产业的复杂性和多元化。

综上所述,美国全面贸易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的国内政治和经济利益,但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波动,同时也促使其他国家和企业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新的国际贸易环境。

全球性贸易失衡的本质

自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以来,贸易失衡一直困扰着美国,美国先对日本赤字,然后对中国赤字,如今对墨西哥、欧盟、中国、加拿大、越南、印度均大规模赤字。

全球性贸易失衡,不仅仅是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经济的重要问题,并且引发贸易摩擦与国家冲突。

但是,全球性贸易失衡到底是什么问题?这是非常复杂的,以下从三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贸易本身。

过去,经济学家主张贸易平衡,贸易赤字或贸易盈余都意味着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通常,新兴国家热衷于追求贸易盈余,以赚取更多的美元或黄金。但是,大量的美元或黄金输入,容易导致国内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汇率(价格)自动调节贸易平衡。当一个国家持续出现贸易盈余,其汇率自然上涨,这将抑制出口,利好进口,从而削弱贸易盈余,甚至走向贸易赤字。同样,在贸易赤字的情况下,汇率机制将遏制贸易赤字的持续恶化。

所以,按照上述分析,当我们发现,一个国家的贸易长期赤字、另一个国家长期盈余,那么国际贸易一定出了问题,而当下的全球贸易就是这种局面。

第二,金融市场。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投资银行和跨国公司崛起,全球直接投资与金融交易改变了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问题变得复杂得多。

金融加入后出现了资本账户。经常账户主要记录的是商品贸易与服务,资本账户记录的是直接投资、金融投资。我们看国际贸易就不能只能看经常账户,需要结合资本账户来看。但是,当前特朗普以及很多人所讲的贸易赤字,只看经常账户。

例如,苹果公司用美元对中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生产的苹果手机出口到美国,给美国的经常账户带来赤字,但是苹果公司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是获利的,其资本账户是盈余的。如果只看经账户,不看资本账户,这就容易造成误解。而且,由于跨国直接投资的存在,国际贸易统计变得极为复杂。

下图展现了一部分信息:美国是一个经常项目严重赤字、资本项目巨额盈余的国家,中国的结构与之相反。

图片

美国巨额的资本项目盈余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其严重的贸易赤字。当然,我们依然看到,美国的贸易赤字窟窿要比资本项目盈余大得多,中国则相反。

原因之一是,上图的资本项目只统计了第一次直接投资的初次收入,并未统计金融业务收入。

现实中,美国大规模进口商品导致大规模贸易赤字,中国、日本、沙特大规模出口商品与能源获得大量的贸易盈余,但后者用大量的美元外汇买入美国的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美元重新回流到美国。

这里延伸出一个重要的观点:美国是一个出口美元的国家。

这个观点很疯狂,但是它很可能是真实的。如果把美元当成是一种商品,那么美国最核心的业务就是金融,出口规模最大的商品就是美元,以及以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美元信贷、美股、美债、美元保险、美元基金、金融衍生品等)。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就可以合并,意味着贸易赤字可以持续。

当然,一些将金融视为无价值的唯物主义者未必认同,他们会提出一个关键问题:一个长期贸易赤字的国家,意味着制造业空心化、经济金融化,如何让国际投资者继续信任其货币?

实际上,布雷顿森林体系时,美国贸易赤字加剧,法国戴高乐政府就主张抛弃美元、兑换黄金。这当然有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与金本位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新的观念。

这个巨额贸易赤字的国家,什么支撑着美元的信用?吸纳全球人才与资本的国家制度、可靠的金融制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市场支撑的全球跨国公司投资、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加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军事与政治力量。

第三,国家组织。

即便把金融加入其中,也不能解释当前国际贸易失衡的合理性。换言之,我认为,即便考虑资本账户,当前全球贸易失衡也是不正常的现象。

问题在于国家组织。全球化是一个去国家化的过程,但是当前的全球化主要还是商品全球化,很多重要的资源要素被国家权力垄断、干预,并未实现全球自由化流通。

就全球范围来说,商品与资本的全球流动性好,但人被严格限制在本土,社会精英除外。这导致全球劳资的收入、精英与大众的收入分化严重,资本与社会精英在全球逐利,各国对资本与人才开放政策、降低税率,普通劳动力被锁定在本土失业、享受低工资或被征高税收。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秩序崩溃,越来越多人试图跨越国家对人的封锁,同时,民主党为了党派利益默许非法移民大规模涌入美国,这又导向了另一个极端。

除此之外,一些经济体限制信息流通、资本流通,压低工人工资,提高准入门槛,构成行政垄断与资本堰塞湖。

国家组织的干预行为大大提高了国际交易费用,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缓慢,全球贫富分化、贸易与经济失衡。而特朗普的做法是,同样使用国家力量,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扭转贸易失衡、管控边境。

实际上,更合理的做法是,各国协商、达成合作,促进开放与自由,继续去国家化、走向全球化。但是,当前的世界,意识形态、核心利益南辕北辙,协商与合作的空间不足。

最后,2025年,加速度是主旋律,做一个超级行动派,想通大问题,做好小事情。

图片


相关推荐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18
2025-02-18